-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团队创建了用作电路的第一个基于蛋白质的纳米计算代理。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的论文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他们通过整合两个或对刺激作出反应的区域来设计目标蛋白。该目标蛋白可通过调整方向或空间位置来响应光和药物雷帕霉素。这使距离开发下一代细胞疗法又近了一步。
2023-05-31 分享
-
5月30日,记者从滨州魏桥国科高等技术研究院航空宇航中心获悉,该中心与杭州迅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近期成功推出全球首个基于GPT(生成式预训练Transformer模型,简称GPT)的无人机物流算法控制系统。
2023-05-31 分享
-
记者27日从明阳集团获悉,5月26日,由明阳智能自主研发的MySE10 X-23X陆上风电机组正式下线,这是明阳大庆基地实现整机和叶片“双投产”的首台风电机组。该机组凭借230余米的超大叶轮直径,一举刷新全球已下线最大叶轮直径陆上风电机组纪录,标志着我国超大型陆上风电机组研发和制造能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023-05-29 分享
-
如今,依靠智能手机内置的滤镜,用户可以轻松地在手机上修图。不过,现在太阳眼镜也能够“修图”。一款自带滤镜的太阳眼镜,不仅可以保护眼睛,还能够增强佩戴者眼前世界的色彩饱和度,给佩戴者一个更加鲜艳的“视界”。
2023-05-29 分享
-
25日,用于空间辐射测试的怀柔50MeV(兆电子伏特)质子回旋加速器正式在北京怀柔科学城交付使用。该加速器将为空间辐射环境效应测试与分析、空间抗辐射防护设计与应用研究提供重要的测试条件,为辐射环境探测及空间辐射环境应用提供支撑。
2023-05-26 分享
-
日本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历经500次充放电循环性能仍优异的钙金属充电电池原型,有望成为目前广泛使用的锂离子电池(LIB)“物美价廉”的替代品,相关研究论文刊发于最新一期《先进科学》杂志。
2023-05-25 分享
-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一个工程师团队开发了第一个完全集成的可穿戴超声系统,可用于深层组织监测,也可用于运动时佩戴,该系统推动了拯救生命的心血管监测技术的进步,相关论文发表在22日的《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
2023-05-23 分享
-
记者19日从西安交通大学获悉,该校第二附属医院康华峰教授、马小斌副教授团队、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吴昊研究员团队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李源培教授团队联合开发了一种新型紫杉类药物纳米递送系统,在卵巢癌模型中显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
2023-05-22 分享
-
5月16日至18日,第十五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展览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展会参展品牌2500余家,仅开展首日就吸引观众超14万人次,多家锂电巨头竞相发布新技术、新产品,其中不乏填补国内产业技术空白的“硬核”科技。
2023-05-19 分享
-
16日,记者从浙江大学获悉,由该校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副院长刘东红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陈军教授牵头的细胞培养鱼肉团队,联合大连工业大学朱蓓薇院士团队对外宣布,通过干细胞分离、工厂化培养与组织化构建技术,联合团队成功合成国内首例厘米级细胞培养大黄鱼组织仿真鱼排。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自然》合作期刊《npj-食品科学》。
2023-05-17 分享
-
在费县,很多葡萄种植大户受益于张庆田和他带来的新品种、新技术,确确实实地享受到了乡村振兴的“胜利果实”。
2023-05-16 分享
-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14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发明出一款智能“手套”,可通过向佩戴者手掌中的神经发送电信号,让佩戴者感觉自己在虚拟现实(VR)中抓住物体。
2023-05-16 分享
-
5月15日,记者从大庆石化公司塑料厂获悉,该厂首次实现氯化聚乙烯B型料QL545P工业试生产,成功生产合格产品500吨。作为新型环保特种橡胶,该产品主要用于制造电线电缆、胶管、输送带、橡胶水坝、特种轮胎等加工领域。
2023-05-16 分享
-
5月10日是第7个中国品牌日,由中铁宝桥集团自主研制的我国新一代高锰钢辙叉产品——Ⅲ代高锰钢组合辙叉正式发布。
2023-05-15 分享
-
11日,全球首台45T摆线齿轮减速机在湖北斯微特传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微特传动)制造园区正式交付启运,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多功能机械臂将用上中国“关节”。
2023-05-12 分享
-
5月10日,2023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世博展览馆拉开序幕。众多央企、国内知名品牌企业齐聚一堂,集体亮相。
2023-05-12 分享
-
5月11日,武汉“光谷光子号”空轨列车试乘开跑,带来“人在天上跑,景在地上追”的梦幻体验。
2023-05-12 分享
-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中科慧拓联合孵化的矿山智能运载机器人“载山CarMo”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正式发布(见图)。这是我国首台套具备产业化标准要求的、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运载装备。
2023-05-11 分享
-
据《自然》发表的一项研究报道,一种定制化的mRNA疫苗引起了可观的免疫响应,当与其他治疗方法一起使用时,有潜力延缓胰腺导管腺癌(PDAC,一种胰腺癌)患者的复发。
2023-05-11 分享
-
记者获悉,北京同仁医院魏文斌团队近日运用康弘药业研发的I类生物新药KH631眼用注射液,完成了I期临床试验的首例给药。这也是我国首个进入临床用于治疗新生血管性(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的基因药物。
2023-05-1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