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让党建工作取得最佳效果?哈尔滨工程大学针对学校特点进行了创新探索。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可降解材料开发与利用创新团队构建了一种基于新型绿色溶剂低共熔溶剂(DESs)的三相分离(TPP)体系,可以更高效分离纯化番茄过氧化物酶(POD)。该研究为三相分离技术应用于绿色、高效分离生物活性物质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上。
-
6月15日是2022年“全国低碳日”,记者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经过近10个月的研发制造,我国海上首个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设备建造全部完成。
-
6月9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政策吹风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解读了甘肃省政府印发的《甘肃省贯彻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
6月15日,北汽集团举行“BLUE卫蓝计划”线上发布会,宣布将深入推进全面新能源化与智能网联化,打造乘用车、商用车全系列绿色低碳产品,全力在2050年实现产品全面脱碳、运营碳中和。
-
近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发出《关于印发科技助力“两稳一保”七条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将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联合中央在川高校院所开展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每个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支持。
-
近日,中国计量大学与杭州极弱磁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将以共同建设“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目标,在师资互聘、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等方面加强合作。
-
为贯彻落实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日前,内江高新区提出,将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机遇,以建设百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园为抓手,强化产业集群、加强金融支持、推进创新赋能,奋力冲击百强国家高新区。
-
当你坐在山东淄博生态无人农场的办公室里喝茶时,屋外地下30厘米处的墒情传感器正不知疲倦地收集着“情报”,“1号地块缺水,请浇水”,传感器发出提示。
-
从近两年各大高校的探索实践来看,在设置微专业时,学校一般会选择与科技前沿技术领域相关的专业学科,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连接,以培养产业所需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
6月15日,江西省生物医药产业链中医药产业、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2个科技创新联合体成立大会在南昌召开。
-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陆全明、王荣生研究团队基于地球磁层多尺度卫星原位探测数据,首次发现磁场重联扩散区可演化为湍流态。相关研究结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了解到,该院智能所黄青课题组在低温等离子体真菌杀灭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已被国际期刊《整体环境科学》接收发表。
-
“今年公司出现了资金周转困难……”近来,海南省乐东县的国家能源集团乐东发电公司财务负责人曾文十分发愁。
-
6月15日,国新办就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开场直言,“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呈现恢复势头”。
-
6月10日,三峡水电外送的第一条直流输电工程受端站——江苏常州±500千伏政平换流站,直流控制保护系统改造结束,并完成168小时的试运行。此次改造实现核心设备100%国产化,为同类场站设备改造提供范例。
-
记者从厦门大学获悉,该校江云宝教授课题组在手性自发拆分研究方向取得新进展,提出构筑二维或三维超分子螺旋结构促进手性自发拆分结晶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近日以“螺旋构筑基元籍形成二维同手性螺旋而自发拆分”为题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也报道了这一研究成果。
-
6月15日,记者从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广核技)获悉,该公司中标成都市温江区我国首个电子束处理城镇污水示范项目,标志着中广核联合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技术实现应用领域的新突破。
-
今年前5个月中国经济相关数据15日发布。随着一系列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效应持续显现,5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边际改善,经济运行呈现恢复势头。
-
今年前5个月中国经济相关数据15日发布。随着一系列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效应持续显现,5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边际改善,经济运行呈现恢复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