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近日,福建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出台13条相关措施。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全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30%以上;全省培育10家以上年处理量100万吨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每个设区市建成1个以上建筑垃圾消纳与资源化利用综合基地。
    2023-05-31 分享
  • 中企承揽世界级LNG工程模块交付

    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29日,加拿大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外围工程完工仪式在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中海福陆场地举行,标志着由公司承揽的全球首例一体化建造LNG模块化工厂157个外围工程模块全部交付,对于进一步提升中国清洁能源工程制造能力、助力全球能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3-05-31 分享
  • 中国科协第二批碳达峰碳中和系列丛书发布

    5月30日,在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点亮精神的火炬”主场活动上,中国科协正式发布第二批碳达峰碳中和系列丛书。
    2023-05-31 分享
  • 山西:校企合作攻关 助力水处理发展

    5月30日,记者从山西省科协获悉,日前由山西省科协和太原理工大学指导,山西省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办的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紫光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签约暨膜技术处理液体混合物研讨会在太原举行。
    2023-05-31 分享
  • 《2022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改善态势

    在5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2022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正式发布。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说,公报显示,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改善态势,年度改善目标已完成,主要表现为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的两个“向好”,海水水质、土壤、城市声环境和自然生态状况的四个“稳定”。
    2023-05-30 分享
  • 中韩清洁能源产业合作专场举办

    5月29日上午, 2023中关村论坛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中韩清洁能源产业合作专场于中关村软件园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2023-05-30 分享
  • 2023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举行

    5月28日,2023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举办。
    2023-05-30 分享
  • 首届中国双碳技术大会达共识:抓住科技创新主线,“双碳”目标必定实现

    5月27日,蒙蒙细雨中,首届中国双碳技术大会暨第四届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恳谈会在山东拉开帷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李元元的上述发言道出了本届大会的共识。本次大会以“双碳”目标下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创新发展为主题,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山东省科技厅联合主办,1000余名专家教授和500余家重点企业参会。
    2023-05-29 分享
  • 第十一届“魅力之光”清洁能源科普活动甘肃赛区在兰州大学启动

    5月26日,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第十一届“魅力之光”清洁能源科普活动甘肃赛区启动仪式在兰州大学举办。
    2023-05-29 分享
  • “氢”装上阵 氢冶金引领行业绿色、低碳、智能发展

    5月26日,记者从中冶京诚获悉,由中冶京诚总体设计的河钢张宣科技氢能源开发和利用工程示范项目建成投产后第三天,就实现绿色DRI产品的主要质量指标达到设计要求,金属化率突破94%以上,各项指标达到一类标准。这标志着中冶京诚基于焦炉煤气零重整技术的“新型氢还原”替代“传统碳还原”的冶炼工艺绿色变革进入成熟期。
    2023-05-29 分享
  • 2023中关村新型储能及氢能产业发展 论坛暨投资房山——海外招商推介大会举办

    5月26日上午,2023中关村新型储能及氢能产业发展论坛暨投资房山——海外招商推介大会在中关村示范区展示中心举办。
    2023-05-26 分享
  • 全球首款300kW碳复合板电堆亮相2023中关村论坛 中关村氢能“卖油翁”看这里!

    5月25-30日,2023中关村论坛举办。人工智能、元宇宙、区块链、量子信息、细胞和基因治疗、氢能储能等前沿重点产业领域的最新成果,在本届论坛的展览展示板块集中亮相。无人机、手术机器人、虚拟数字人……现场令人目不暇接。值得一提的是,在绿色双碳展区,全球首款300kW碳复合板电堆(ST300VI)揭开神秘面纱,带来一个“有故事”的展览。
    2023-05-25 分享
  • 廉价氮化铁替代贵金属降低制氢成本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结构零件,可大幅减少用于水电解装置的贵金属铂和铱使用量,降低了绿氢的生产成本,同时开发出了确保与现有装置同等性能和耐久性的技术。
    2023-05-25 分享
  • 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上海垃圾分类引领生活“新时尚”

    你能想象吗?过去一年里,上海浦东15万户居民家庭的用电竟然是生活垃圾资源再利用后获得的。经过处理的干湿垃圾有变成电的“魔力”,就连建筑装潢垃圾经过资源化加工,也能成为再生骨料,回归城市建设。
    2023-05-25 分享
  • 我国茶产品生产过程碳排放呈下降趋势

    5月21日,在浙江杭州召开的中国茶产业生态低碳发展信息交流会上,《中国茶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研究报告》发布。该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茶产业在减排固碳技术应用方面取得显著进展,茶园化学投入品使用量明显下降,单位重量茶叶产品生产过程的碳排放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2023-05-25 分享
  • 二氧化碳吸附剂材料: 为碳中和助力,需进一步扩大应用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在二氧化碳分离、捕集技术中,吸附技术是相对成熟且应用最多的一种技术。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与吸附技术相配套的二氧化碳吸附剂材料也广受关注,低成本、高效率的二氧化碳吸附剂材料成为当前研究和产业化的热点之一。
    2023-05-25 分享
  • 打造“零碳”园区,济南临空区探索发展新模式

    5月23日,位于济南临空经济区(以下简称济南临空区)的福士汽车零部件(济南)有限公司经理王峰出现在中欧制造国际企业港光伏并网发电仪式现场。对他来说,这一仪式来得及时。
    2023-05-25 分享
  • 我国将于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记者24日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了解到,我国将力争在今年年底前使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0%以上,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全覆盖。
    2023-05-25 分享
  • 锚定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宁夏:科技赋能,“治水”变“智水”

    面对滔滔洪水,大禹变堵为疏,终成大业。千百年后,进入“互联网+”时代,智慧水利不断迭代升级,民生大计催生数字治水。
    2023-05-23 分享
  • 更环保 更便宜 充电更快 无溶剂工艺改善锂离子电池制造

    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WPI)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无溶剂工艺来制造锂离子电池电极,这种电极比目前市场上的电极更环保、更便宜、充电更快,这一进步可改善电动汽车电池的制造。研究成果发表在《焦耳》杂志上。
    2023-05-23 分享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